常見問題
① 初診與流程
Q1:初診需要做什麼?
所有療程都需先經過初診。內容包含專員訪談、高科技檢測(如腦波、自律神經、氧化壓力等),最後由醫師整合分析,說明目前的身心狀態與建議的改善方向。
Q2:初診費用多少?需要準備什麼?
初診費用為 NT$2130,時間約 2 小時。建議攜帶近期檢驗報告,以及正在使用的藥物或保健品清單,以利全面評估。
Q3:診所是健保還是自費?
本診所為預約、自費診療,不適用健保。
Q4:初診後多久可以開始療程?
一般在醫師完成檢測與分析、專員解說方案後即可開始預約。約診統一由官方line進行排診(官方Line:@dr157)
Q5:療程需要多久一次?要持續多久?
療程頻率與總時長依個人檢測狀態與目標不同,具體療程頻率與持續時間會依醫師開立醫囑執行。
② 療程與效果
Q6:診所和一般身心科診所有什麼不同?
一般身心科多以藥物治療為主,我們則強調「不用藥」的整合照護(輔助療法、自然療法)。透過檢測精準找出失衡原因,並結合抗氧化點滴、靜脈雷射、rTMS、意識重塑與營養調理等多元方法,兼顧身體、情緒、心智與精神層面。
Q7:不用藥也能改善嗎?
是的,我們的療程核心就是不用藥。透過全相醫學整合方式,協助身心恢復平衡。但若醫師評估需要藥物支持,會誠實建議並轉介。
Q8:多久會有感覺?
每個人狀況不同,一般在 3–6 次後,常能感受到睡眠、專注力、腦霧或情緒的改善。具體仍是所施作療程組合具體評估,除了基本療程之外,我們也會包含前測、後測等,於療程的不同時期去作科學化的檢測評估,並適當的評估調整療程方案。
Q9:哪些人適合來診?
包括高敏感、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創傷症候群、自律神經失調、失眠、腦霧、情緒失衡、壓力過大、亞健康族群,青少年學習障礙、婚姻關係以及希望提升專注力、潛能發揮或預防失智的人。
Q10:療程會有副作用嗎?
大部分屬於暫時性的「調理反應」,如輕微疲倦、情緒波動,通常會隨著身心逐漸改善而消退。
Q11:不同療程之間有什麼差別?
1.rTMS → 非侵入性腦刺激,幫助腦波與自律神經調節。
2.意識重塑 → 從心理層面調整思維模式與情緒反應。
3.抗氧化點滴 → 透過營養輔助修復細胞,幫助排毒與能量代謝。
4.靜脈雷射(ILIB)→ 改善血液循環、氧氣運送。
5.營養調理 → 日常口服營養補充,強化基礎日常的持續修復。
③ 安全與藥物相關
Q12:去初診後就能立刻停藥嗎?
不可自行停藥。精神科藥物調整大腦對壓力的反應,若突然停藥容易出現戒斷症狀。當身心逐漸改善後,可以與開藥醫師討論安全減藥與停藥。
Q13:目前有在服藥,還能做療程嗎?
可以,大部分療程可與藥物並行,但仍需醫師評估確認安全。如您有正在服用的藥物,請攜帶相關資料請醫師評估。
Q14:有心臟節律器或懷孕,可以來診嗎?
這類情況亦需要經過初診特別評估,請您可以在初診時,主動告知與溝通,醫師會針對您的情況評估是否合適。
Q15:療程安全嗎?
所有療程都經過醫師與專業人員把關。
④ 家人與特殊狀況
Q16:如果家人不願意就診怎麼辦?
建議先由你自己來做初診,了解自身狀態並學習與家人的互動方式。許多案例中,當家人間的互動改善,往往能間接帶動對方願意嘗試療程。
Q17:小孩或青少年適合嗎?
部分療程可應用於兒少族群,但需先經醫師評估。
Q18:長輩(如失智或退化)適合做療程嗎?
可以。診所也提供失智症預防與支持相關療程,能幫助延緩退化並改善生活品質。
Q19:已經嘗試過很多方式都無效,還有機會嗎?
透過全人整合檢測,往往能找出過去忽略的失衡原因。很多個案在診所找回新的方向與改善契機。
⑤ 日常保健與延伸
Q20:除了療程,診所會提供什麼日常建議?
我們會依照檢測結果,療程中也會提供許多延伸於生活使用的身心調整方法,例如飲食、運動、呼吸與情緒調整的方法,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持續改善。
我們希望療程中所提供的不只是暫時性的好轉,而是能延伸進我們的生活之中。
Q21:可以只做初診檢測,不做療程嗎?
可以。即使只做初診檢測,也能獲得完整報告解說分析,了解自己的身心整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