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的進步帶來了許多令人振奮的成果,尤其是在急性病症與重大疾病的診治上,化學藥物確實展現出迅速而強效的治療效果。然而,隨著科技發展,我們越來越發現,健康並不僅僅是消除症狀,或單純透過藥物來壓抑身體的病變。真正的健康,是在身體、情緒、心智與精神四大層面的整合平衡中達到的。透過持續更新的科學研究、實踐、深度整合,掌握這四大領域的內涵將之運用在臨床醫療,這種既以人為根本、又兼顧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甚至人生意義與價值的醫療,便是所謂的全相醫學。
全相醫學的核心理念,來自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1984年提出的「健康」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症狀,而是個人在身體、心理、社會和精神四大範疇的全然的健全安適狀態。這樣的醫療思維,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與生活品質提升。
在傳統醫學模式下,治療往往聚焦於症狀的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血中濃度,或者憂鬱症患者依賴抗抑憂鬱藥物來抑制情緒低落。然而,這些方法通常忽略了疾病背後更深層的病因,如情緒壓力、生活方式或精神心靈的失衡,這些都可能是引發疾病的根本原因。
在全相醫學的觀點中,非藥物療法強調透過以各種自然療法、心理治療與精神力訓練等多重方式,來解決身體與心靈的不適。這些療法的核心邏輯在於促進身體自我修復的能力,而非單純依賴外在的干預。例如,透過正念冥想與呼吸練習,能顯著改善焦慮與憂鬱等情緒問題,並降低慢性病風險。而身體的自癒能力,往往在我們找到內在的平靜與和諧時,自然啟動。
這與現代醫學中的一些最新研究結果非常吻合。例如,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情緒失調會引發體內慢性炎症,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而正念訓練、冥想與其他心理療法,可以有效減少體內的發炎因子,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甚至有腫瘤縮小的案例。
全相醫學的核心精神是:疾病並非身體單一部分的問題,而是整體身心靈失衡的反映。對於慢性病、身心症或其他重大疾病,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尋找深層次的病因,而非僅僅藉助藥物控制症狀。例如,許多癌症患者在經歷化學治療後仍然復發,這是因為治療過程中忽略了壓力、情緒、甚至生活方式的深層影響。
正如我們診所提倡的全相醫學健康路徑,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自己在身體、情緒、心智、靈性四大領域的健康狀況時,才能找出真正的病因,從而徹底解決問題。
我們診所強調,健康的關鍵在於個人的主動性。透過不斷的學習與覺察,個人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健康素質,而不僅僅依賴外部的醫療資源。這種健康自主性,使得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健康的主宰者,而非被動的依賴者。
通過提供專業的健康檢測工具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我們幫助每一位患者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從而制定出適合他們的康復計劃。這樣的做法,不僅提高了治療效果,更能讓患者在健康之路上變得更加積極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