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不是災難,是一場「成年禮」的修煉|寫給正面對會考的考生與父母

sally8902 • 2025 Apr 26

每年五月,許多國三家庭的時間彷彿按下了加速鍵,孩子拚命複習、補習班趕進度,家長心繫成績、填志願、想未來。整個家庭就像在氣炸鍋裡,壓力像悶熱的空氣瀰漫在家中,孩子煩躁、父母焦慮,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爆衝突。

會考對孩子的意義

對孩子來說,會考不僅是一場測驗,而是他們人生第一次「被公開評比」的重要事件。無論是怕考不好、怕對不起爸媽,還是怕跟不上別人,焦慮都在說明:我在乎,我想做好。這份在乎,正是孩子成長的痕跡。此刻需要做的不是壓下焦慮,而是學會與它共處。

焦慮的正常性

其實,考試焦慮是很正常的反應,並不需要過度責怪自己。焦慮的本質是一種「大腦的保護機制」。當我們面對未知與風險時,大腦中的「杏仁核」會發出警報,讓身體進入警覺狀態:心跳加快、胃部不適、腦袋一片空白……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因為我們太想做得好。

家庭氛圍與考試壓力

孩子的壓力並非獨立事件,往往是整個家庭氛圍的反映。許多家長不僅在陪孩子準備考試,也在面對自己未竟的期待、未來的焦慮與壓力。當父母問「考不好怎麼辦?」時,這句話背後不僅藏著對孩子未來的擔心,更可能是對自己角色的懷疑:我是否已盡到責任?我是否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自我評量

在這場看似孩子在考的試卷裡,父母也正默默經歷一場自我評量。家長們必須記住:成績不等於孩子的一生,也不等於對家庭的教育評鑑結果。你不需要成為孩子成績的監督者,只需要成為他情緒的容器。如果你能先穩定,孩子就有地方可以靠。

考前的陪伴小撇步

1.與其討論成績,不如談談心

考前,孩子最不需要的,是「你再加油一點就會更好」或「我相信你一定沒問題」這類空泛的建議或鼓勵。他們要的是一個不被比較、不被評價的安全空間。試著與孩子談談今天的心情,而不是問他是否完成了評量。這樣的談話有助於抽離考試壓力,並且能夠增進家庭間的情感連結,緩和考試焦慮。

2.練習「潮汐呼吸法」

潮汐呼吸法能幫助穩定神經系統,放鬆心情。每天練習幾分鐘,不僅有助於減少焦慮,還能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練習方法:

1. 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保持舒適的坐姿或仰躺,確保脊椎放鬆。

2. 用鼻子深吸氣 3 秒,感受空氣進入橫膈膜,使腹部微微擴張。

3. 用嘴巴緩慢吐氣 7 秒,想像壓力隨著吐氣離開身體。

4. 持續 3-5 分鐘,可在早晨或感到工作壓力較大時練習。

建立簡單的安心儀式

考前五分鐘,戴上喜歡的手環或默念支持自己的話語。這些「小行為」會讓大腦重新連結到安全感,幫助穩定情緒,為孩子提供一個情緒上的支持。

這場考試會過去,但你們的關係會繼續

考試結束後,父母仍然需要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你可以說:

·       「終於考完了,對於這段時間你的付出,我們都看在眼裡。」

·       「恭喜你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

·       「無論考得怎樣,我們永遠愛你。」

我們總以為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知識與更多練習,但其實,他們最需要的是一個知道他正在努力,並願意陪他走這段路的大人。

考試後的真正收穫

這場考試可能會讓孩子緊張、失眠、心煩意亂,但請相信,只要有人能夠穩住、聽見、陪伴——即使沒有滿分,他們也能在這段旅程中學會最珍貴的事:如何照顧自己,如何不被壓力吞沒,如何在人生重要的時刻,站穩腳步,繼續往前。

這,正是會考之外,更重要的成年禮。

作者: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Aug 8
你是否常感到身心疲憊卻說不上原因?明明睡滿八小時,卻醒來依舊無精打采?又或者,孩子總是無法專注學習,卻找不到明確診斷? 現代醫學與自然療法正在攜手透過3D腦波檢測,揭開情緒、專注、睡眠與潛意識運作的真相。這篇文章將帶你從腦波的基礎知識開始,一步步深入解析腦波分類、不同檢測方式的差異,並說明什麼情況下適合做3D腦波圖,幫助你找回身心節奏與自我平衡。
作者: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Aug 7
在許多華人家庭中,父親的角色往往是一個「靜默卻厚重」的存在。他可能話不多,卻總是背負著整個家的經濟壓力與責任;他可能不輕易說出愛,卻總在無聲中表達支持。然而,也正因為這份沉默,讓許多人在成長後回望父親的時候,感受到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矛盾情感。 這篇文章,我們將從心理學、文化、家庭動力學的角度,來探討華人社會中的父親形象對個人心理與行為的深遠影響——特別是那些「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內心總缺一塊」的孩子,他們的膽怯、自我懷疑、對世界的不信任,是否可能與「父愛缺席」有關?又該如何重新修復,為自己建立穩定的內在力量?
作者: 楊紹民醫師 2025 Aug 6
即使是台灣的癌症醫療有非常大幅度的進步,但是「罹患癌症」終究是一件令人心驚膽顫、不知是否還有明天的事情;特別是在醫療統計上有遠端轉移的三、四期癌症,因為要使用更強力的抗癌藥物、要處理的病灶區更多更廣,也容易帶來患者身心不適,甚至也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力與身心的自癒能力。楊紹民院長過去在高雄長庚醫院工作期間,也曾負責提供住院癌症病患,以「腫瘤心理學」提供心理治療、以及癌末患者的臨終關懷治療;在學習與運運營養學、自然醫學、身心靈療癒幫助民眾抗癌的歷程中,更累積非常多寶貴的經驗,所以在「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也提供「癌症輔助治療」、「癌症病患心理治療與身心靈療癒」、「癌疲憊診斷與治療」這些醫療服務。而近年來國際上有多位自身罹癌的西醫醫師,成功用營養與心靈的力量成功消除癌細胞,可以當作罹癌病友們參考,提高自己成功抗癌的信心與信念。而相關的學理與方法,也已經有嚴謹的科學研究證實,楊紹民院長也希望以「全相醫學」的觀念,幫助每個人都找回自己的抗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