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肌梗塞新聞看壓力對健康的影響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 2025 Apr 19

前陣子,兩起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新聞引發廣泛討論,也讓我們再次正視壓力對健康的深遠影響。

2025年1月16日,中華航空董事長謝世謙因心肌梗塞驟逝;同月,高雄市左營分局的47歲許姓警員被發現於家中因疑似心肌梗塞離世。

事件背景:壓力與高壓環境的無聲影響

  • 謝世謙:73歲的他在1月15日完成與工會的協約簽署後,翌日便因心肌梗塞驟逝。據報導,他在簽約當日便感到不適。
  • 許姓警員:47歲的他有心臟支架病史,19年的警職生涯伴隨著高壓工作環境,最終疑因心肌梗塞於家中沙發猝逝。

這些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心血管疾病不僅與年齡相關,更與生活壓力、疲勞和作息紊亂密切相關。

心血管的警鐘響起:你是否忽略了健康的信號?

心血管疾病不僅與年齡、體質有關,生活壓力、作息不規律、長期疲勞也是主要誘因。許多人在高壓環境中忽略身體信號,導致小問題累積成不可逆的大危機。

遺憾的事件,讓人不勝唏噓,楊院長語重心長地提醒我們:心血管健康需要雙向保養,一方面是對症治療,另一方面是學習評估壓力累積與管理壓力。

壓力與心血管健康:別讓隱形殺手悄悄靠近

壓力是現代生活中看不見的「慢性累積」。當它超過你的承受範圍,身體會以疲倦、睡眠問題或情緒波動向你發出求救信號。你有聽見嗎?

壓力無聲,但身體的提醒一直都在 

這就是為什麼診所會有抗氧化複合療程的原因。

我們知道健康不是一蹴而就,但快速支持也很重要

從根本改善身體的健康,確實是一條需要時間的路,而我們始終相信這是對的路。然而,我們也明白,在現實的忙碌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落實飲食調整、穩定作息和壓力管理。

  • 外食族的餐桌上,可能欠缺了足夠的營養支持。
  • 上班族的日常,可能容不下一場真正的休息。
  • 為家庭付出的你,是否經常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這就是抗氧化複合療程存在的初衷。它不是一種替代,而是對現實生活的理解與貼心補充。當生活壓得你喘不過氣時,療程能幫助你的身體快速提升修復能力,像一場專屬的深層呵護,為你撐起健康的防線。

這不是一個療程,而是我們的承諾

抗氧化複合療程,是我們對身體壓力信號的回應,也是對「全人健康」信念的實踐。快速支援身體、幫助恢復平衡,只是開始;我們更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你開始意識到:生活再忙,也要記得愛自己。

因為你的健康,我們真的在意。

現在,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身體重新感受輕盈與舒適。這不是奢侈,而是你應得的呵護。

根本改善:壓力管理才是真正的長期投資 

健康的關鍵不只是療程,更是日常習慣的選擇。學會觀察自己的壓力指數,透過運動、冥想或芳香療法來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讓健康變成一種生活態度。

  • 評估壓力累積:壓力常以慢性疲勞、睡眠不良、情緒波動等方式呈現,透過日記記錄、身體檢查,或專業諮詢,能有效掌握自身的壓力狀況。
  • 有效處理壓力 運動與冥想:運動可提升血液循環與身體代謝,冥想則能降低壓力荷爾蒙,恢復心身平衡。
  • 自我療癒:《我也曾憂鬱》書中的大哭、大笑、大叫的情緒釋放,或是紓壓呼吸,具有放鬆效果,能幫助緩解精神壓力。
  • 日常調整:建立穩定作息、均衡飲食,減少高鹽高糖攝入,避免心血管健康風險進一步惡化。 身體會說話:現在就行動,守護你的心血管健康!

從新聞案例中,我們再次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心血管疾病的威脅並非只存在於年長者,壓力累積與生活方式更是導火索。健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每一天的小步驟累積而成。讓我們一起學會聆聽身體的聲音,選擇對的保養方法,將健康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透過診所提供的專業療程與自我壓力管理,現代人可以主動掌握健康,減少不必要的風險。現在就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信號,讓心血管健康從日常習慣做起!

作者: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Aug 8
你是否常感到身心疲憊卻說不上原因?明明睡滿八小時,卻醒來依舊無精打采?又或者,孩子總是無法專注學習,卻找不到明確診斷? 現代醫學與自然療法正在攜手透過3D腦波檢測,揭開情緒、專注、睡眠與潛意識運作的真相。這篇文章將帶你從腦波的基礎知識開始,一步步深入解析腦波分類、不同檢測方式的差異,並說明什麼情況下適合做3D腦波圖,幫助你找回身心節奏與自我平衡。
作者: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Aug 7
在許多華人家庭中,父親的角色往往是一個「靜默卻厚重」的存在。他可能話不多,卻總是背負著整個家的經濟壓力與責任;他可能不輕易說出愛,卻總在無聲中表達支持。然而,也正因為這份沉默,讓許多人在成長後回望父親的時候,感受到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矛盾情感。 這篇文章,我們將從心理學、文化、家庭動力學的角度,來探討華人社會中的父親形象對個人心理與行為的深遠影響——特別是那些「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內心總缺一塊」的孩子,他們的膽怯、自我懷疑、對世界的不信任,是否可能與「父愛缺席」有關?又該如何重新修復,為自己建立穩定的內在力量?
作者: 楊紹民醫師 2025 Aug 6
即使是台灣的癌症醫療有非常大幅度的進步,但是「罹患癌症」終究是一件令人心驚膽顫、不知是否還有明天的事情;特別是在醫療統計上有遠端轉移的三、四期癌症,因為要使用更強力的抗癌藥物、要處理的病灶區更多更廣,也容易帶來患者身心不適,甚至也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力與身心的自癒能力。楊紹民院長過去在高雄長庚醫院工作期間,也曾負責提供住院癌症病患,以「腫瘤心理學」提供心理治療、以及癌末患者的臨終關懷治療;在學習與運運營養學、自然醫學、身心靈療癒幫助民眾抗癌的歷程中,更累積非常多寶貴的經驗,所以在「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也提供「癌症輔助治療」、「癌症病患心理治療與身心靈療癒」、「癌疲憊診斷與治療」這些醫療服務。而近年來國際上有多位自身罹癌的西醫醫師,成功用營養與心靈的力量成功消除癌細胞,可以當作罹癌病友們參考,提高自己成功抗癌的信心與信念。而相關的學理與方法,也已經有嚴謹的科學研究證實,楊紹民院長也希望以「全相醫學」的觀念,幫助每個人都找回自己的抗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