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患者的腦部 神經傳導物質 可能出現異常,影響情緒與行為:
這些神經物質的改變會導致憂鬱症患者在 情緒調節、壓力應對 和 生活動力 方面受到影響。
腦部影像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以下腦區可能發生體積縮小或功能異常:
4. 壓力反應系統失衡
憂鬱症患者的壓力反應系統(HPA 軸) 可能過度活躍,導致壓力荷爾蒙 (皮質醇, Cortisol) 水平較高,大腦長期處於慢性壓力狀態,影響睡眠、免疫系統及情緒穩定。
許多人會因生活壓力、失戀、工作困難等情境感到低落,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這與憂鬱症不同。以下是兩者的主要區別:
區別項目 | 憂鬱心情 | 憂鬱症 |
---|---|---|
持續時間 | 幾天到兩週內可改善 | 持續超過兩週,甚至數月 |
影響範圍 | 影響心情,但仍能工作與社交 | 嚴重影響生活、工作、人際關係 |
情緒波動 | 仍有快樂時刻 | 持續低落,無法感受快樂 |
身體症狀 | 偶爾疲倦、食慾改變 | 長期失眠、極度疲倦、體重顯著變化 |
思考模式 | 仍能理性思考,願意嘗試改變 | 出現無助感、無價值感,甚至有自殺想法 |
治療需求 | 通常不需要專業醫療干預,透過休息或支持自然恢復 | 需要專業的心理或醫療干預,如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 |
若你或身邊的人 持續出現以上憂鬱症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以獲得適當的支持與治療。
即使憂鬱症涉及神經生理變化,仍然可以透過健康習慣來調整身心狀態:
運動能提高 血清素與內啡肽 水平,幫助提升情緒與減少焦慮。
固定睡眠時間,減少藍光暴露,確保足夠的深度睡眠。
與親友保持聯繫,避免長時間獨處。
冥想、瑜珈、深呼吸 可幫助調節壓力荷爾蒙。
規劃適當的休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
憂鬱症與一般情緒低落不同,它涉及 腦部生理變化、神經傳導物質異常與壓力系統失衡,可能導致 長期的心理與生理影響。若症狀持續,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你是否曾經懷疑自己或親友可能患有憂鬱症?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讓我們一起關注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