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不只是衛星——一場關於滿月的能量對話
當我們仰望夜空,看見月亮圓滿高掛,你可曾想過,那不只是天文學上稱為「地球的衛星」,它或許是一個有自己生命感的存在。
對我來說,月亮是一個與地球共生、互動、彼此穩定能量的場域。它不像地球有那麼多的生物與活動力,卻有著一股安靜、清明的生命力。那是一種像媽媽般的能量,一直默默地守在身邊,柔和卻穩定地陪伴著整個地球的演化。

月亮的身分不只是「衛星」
月亮本身不會發光,而是反射太陽的光。我們所見的滿月,是地球沒有阻擋、完全看見月球被照亮的樣子。當它越圓,也意味著太陽的光完整照映於它的表面,而這份光的強度與穩定性,也影響著地球上我們的潮汐、情緒、甚至神經系統。
早期就有傳說:滿月之夜,人會特別容易動情。或許這不只是浪漫的想像,從生理學來看,月亮的引力確實會影響荷爾蒙與神經運作。而從身心能量的角度來看,那股「引動」的力量,更像是一場情緒的開門。
月亮與我們的生命場共振
進入月亮的能量場,我經常感受到一種柔軟的擴展:心變得溫柔,情緒更穩定,甚至浮現一股寧靜與感恩。
有些人會稱她是「月亮媽媽」,這或許很貼切。她並不急著教訓或改變你,只是靜靜地在旁邊,用光與引力提醒你:「你可以慢一點,你可以放下,你可以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
宇宙的對話:不只是地球與月亮
當我往更深的意識層走去,我彷彿看見整個銀河系的劇場。月亮不只是小小宇宙中的一顆天體,它也許與占星、希臘神話、甚至與其他生命型態的故事交織在一起。
在這個龐大的宇宙意識中,地球與月亮只是其中一個美麗的篇章。而我們,正是在這個篇章中經歷著喜怒哀樂、生老病死。
而每當月亮靠近,她就像催化劑一樣,讓那些需要被釋放、被理解、被愛的東西浮出水面。這也是為什麼,在滿月之時,有人會感到情緒波動,也有人會特別感性與創造力湧現。
月圓之夜,為自己安排一場療癒
如果你願意,月圓之夜可以是一場溫柔的儀式。以下有三種方式,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選擇:
- 短版:簡單曬月光
找個安靜的地方獨處,靜靜坐下來,感受月光落在你的身上。你可以帶著一點觀想,讓這光像溫柔的水流,洗去你身上的疲憊與情緒,將不需要的能量送回宇宙。 - 中版:療癒晚餐+月光靜心
提早結束工作,安排一頓簡單、健康又美味的晚餐。用餐後,在月光下靜坐、呼吸、冥想,讓身心進入一種溫和的放鬆狀態。 - 長版:月光下的儀式或舞蹈
若時間允許,可以安排一場「月圓療癒之旅」,邀請自己進入一種更深層的覺知狀態。你可以選擇靜態冥想,也可以在月光下跳舞、書寫、畫畫,讓身體與靈魂自由地表達。
放下知識型的框架,重新打開感受
我曾經也是一個以邏輯與知識為主的人。最初面對「曬月亮」這種說法時,我是抗拒與懷疑的。但當我願意暫時放下頭腦、卸下自我防衛,慢慢打開感受的能力,我發現那不只是心理暗示——而是一種真實可感的能場轉換。月亮的療癒力,不只是靜靜照耀的光,更是穿越我們多層能量體的震動共鳴。 不只是乙太體,不只是星光體,而是我們整個生命場的調頻與充電。
月亮與我們,從來就不是分離的
我們與月亮之間的關係,不只是天文現象,不只是引力或神話,而是一段持續交流、共振與轉化的關係。當你願意停下腳步,在月圓的那一夜,給自己一點時間,你會發現:月光,不只是照亮黑夜的光,更是一場與自己和宇宙之間,最溫柔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