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內容·都經過本人或監護人「匿名分享同意」使用。歡迎分享但請務必註明資料來源。~

主角:大學應屆畢業生. 靛藍小孩.高敏感體質.量表得分:26 ’極度’高敏感

簡述: 國小時期,是一個活潑、喜歡學習、各方面表現良好的學生。國中時期經歷同儕霸凌之後,開始出現適應障礙與情緒障礙的症狀;在嚴重環境適應障礙的階段,曾有心理師說他是受傷的靛藍小孩,同時他也對許多身心靈資訊發展出高度興趣。在身心科就醫之後,長期服用低劑量的精神大腦穩定藥。

3D立體腦波分析臨床評估:

rTMS療癒-3D立體腦波分佈前測(明顯且嚴重的過度左腦活化)

case1.sec1.返視圖 case1.sec1.前視圖

case1.sec1.俯瞰圖1 case1.sec1.俯瞰圖2
1. 主要診斷:情緒障礙;人際適應障礙。
2. 過去診斷:疑似創傷症候群。
3. 臨床表現:容易跳躍性思考,表面上可以專心聽課讀書,但是實際上有一些理解的困難,以至於注意無法持續很久。 內心渴望交朋友,也曾經非常羨慕光鮮亮麗、人際互動豐富的同儕;但是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 對於人際互動中的一些次要訊息、或是比較隱性的非語言訊息,他比較無法覺察,結果就是一方面會過度在意別人、但是因為無法理解他人語言行為的弦外之音和產生誤解或是偏向負面的判斷因而產生人際關係的不穩定。 中學時期,透過心理諮商過程中得到的支持與學習經驗,克服當時的情緒障礙而考上高中、甚至進入大學就讀。當時是以「以現實為基礎的認知行為治療策略」,輔導他既保持個人特質,但是也學習融入社會,因此他上大學以後不僅參加社團,甚至也累積相當豐富的人際相處經驗。大學畢業前,因為某個特定科目學習有障礙,但是他基於自我挑戰的價值觀而選修之後,因為這個科目不及格而不能畢業。在同時面臨是否能畢業的壓力、畢業後何去何從的選擇、以及雖然相對以往已經累積某些人際相處經驗,但他同時也有中等程度的社交恐懼(社交畏懼)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這些綜合壓力,再度造成他出現嚴重睡眠障礙、會焦慮緊張也會交替出現憂鬱低落的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障礙的程度似乎也因此變得嚴重。
4. 治療分析:因為楊院長本身同時具有精神科專科醫師、資深心理治療督導、及全人整合醫學的多種專業。因此在設定治療策略的時候,除了主流醫學的診斷之外,也會從全人整合醫學的角度進行病因評估以及治療策略的設計。
5. 治療計劃:因此,他的治療計劃同時涵蓋了rTMS, 身心靈療癒當中的潛意識整合, 以及「這邊要考慮,是否要辦抗氧化點滴跟靜脈雷射、口服營養劑、家庭整合諮商等等治療計劃,如何選擇性的曝光?」

治療結果:
1. 3D立體腦波分析的中測報告分析

rTMS療癒-3D立體腦波分佈前測(過度左腦活化部分改善)

case1.sec2.返視圖 case1.sec2.前視圖

case1.sec2.俯瞰圖2

case1.sec2.俯瞰圖1

rTMS療癒-3D立體腦波分佈後測(過度左腦活化部分大幅度改善)

case1.sec2.返視圖 case1.sec3.前視圖

case1.sec3.俯瞰圖2 case1.sec3.俯瞰圖1
2. 臨床主觀回饋

自覺專注力提高,原本可能因為左腦過度活躍造成的過度思考、猶豫不決大幅度改善。因此包括畢業前本來覺得很難以理解的科目,提升到可以過關而畢業;目前準備高考的相關科目準備,也自覺比以往感覺容易理解跟記憶;當事人本人表示,非常滿意,也感謝楊院長協助安排的 rTMS療癒。

3. 觀察,包括家長的觀察以及醫師的觀察評估。

家長表示,當事人自從接受 rTMS療癒之後,情緒穩定度提高很多,也比較不會熬夜摸東摸西,早上越來越容易起床;體力、專注力感覺大幅度改善,更不會容易這邊不舒服、那邊不舒服;生活中比較好溝通,包括講話的語氣、音調,整體上緩和非常多!

醫師會談中發現,當事人的人際理解(人際互動的非口語資訊的理解能力),大有長進。口語表達順暢度、咬字清晰度、與義傳達到位度都有提高;相對的,遇到困難事情的情緒反應程度,有大幅度降低,比較有傾聽與理解的能力,也更能夠轉念!

備註:
1. 此為臨床經驗分享,但必須提醒醫療具有高度的個別化因素。包括個人體質差異、治療反應等等,都需要各自進行完整的評估與溝通,在知情同意下進行合作;各自效果在臨床上,也一定會有各自的差異,民眾不宜自行過度樂觀投射,還是需要跟治療醫師謹慎、完整的溝通。
2. 不管是哪一種醫療診斷,有嚴重失控、自我傷害、或是傷害他人的行為,或是可能的高度衝動,一定得配合主流醫學藥物治療。全人整合醫學,必須視情況嚴重度、家庭壓力負荷與危機處理能力等各種因素,審慎考量併用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不宜盲目排斥或直接自行停止服用藥物,以免造成病情劇烈變化。

3. 所有的輔助工具,不管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身心靈療癒,都必須配合本人、人際與家庭互動、生活環境等各方面持之以恆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治療。所有尋求自己或家人健康的人,一定不能心存僥倖,必須落實配合醫師之治療計畫,才能求得最好的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