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院長專欄

全部文章﹥意識重塑

案例分享|總是照顧別人,卻忽略了自己?助人工作者的健康提醒!
作者: 楊紹民醫師 2025 Apr 2
你是否也是這樣的人?習慣照顧他人,卻常常忽略自己的狀態,覺得自己還撐得住、不算太累,但身體卻開始發出警訊?B 小姐是一位專業的助人工作者,擁有超過 10 年的資歷,長期陪伴不同個案,面對各種複雜的情緒與需求。雖然工作壓力大,她總覺得自己應對得宜,旁人也形容她是個意志力強、健康樂觀的人。
案例分享|長期睡不好,總是覺得身心疲憊?A先生的親身經歷,帶你找到解方!
作者: 楊紹民醫師 2025 Apr 2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明明覺得自己很累,但一躺上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即使睡著了,醒來依舊疲憊不堪,彷彿一整夜的休息根本沒發生?A 先生就是這樣的狀況。
rTMS療法如何支持高敏感體質與適應障礙?──走出猶疑與焦慮的重啟之路
作者: 楊紹民醫師 2025 Mar 27
當高敏感體質遇上適應困難,情緒常常像風暴般難以平息。這篇文章透過小藍的真實經歷,分享如何運用 rTMS療法 結合潛意識整合、營養調理與家庭支持,幫助他從焦慮、失眠、專注困難中穩定下來,重新找回清晰的思緒與生活的掌控感。這不只是一場療癒過程,更是高敏感族群走向自我理解與接納的關鍵轉捩點。
rTMS重複經顱磁刺激技術結合能量醫學與身心靈療癒,非侵入性改善憂鬱症、專注力不足及創傷反應,開創全新健康體驗。
作者: 楊紹民醫師 2025 Mar 27
rTMS重複經顱磁刺激技術結合能量醫學與身心靈療癒,非侵入性改善憂鬱症、專注力不足、情緒障礙及創傷反應,利用神經可塑性的特性,開創全新健康體驗。
高壓工作導致失眠與躁鬱,睡前吞6顆藥仍難入眠?這位職場高管在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找到非藥物改善法!
作者: 楊紹民醫師 2025 Mar 18
長期失眠、躁鬱症如何改善? 本文分享一位企業家的真實療癒案例,透過呼吸法、姿勢調整與身心覺察,逐步找回放鬆與睡眠品質。不依賴藥物,而是透過自我調整來改善焦慮、壓力與肌肉僵硬,提升身心平衡。想了解更多躁鬱症與失眠的非藥物療法,點擊閱讀完整內容!